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热点 > 正文

不断上涨的粮价:全球农副产品价格还会涨多久?

来源:第一财经 时间:2021-11-17 08:53:42

在全球,不断上涨的粮价,正成为各国头疼的问题。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全球食品价格均指数为133.2点。作为跟踪全球贸易量最大的食品类商品国际价格的月度变化,这一指数已连续第3个月上扬,不仅同比上涨31.3%,同时已达2011年7月以来的最高值。

粮价的上涨也在切实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餐桌。

一位韩国民众在社交媒体上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韩国,牛肉本就不便宜,10月一公斤牛肉已经达到1000元人民以上,鸡蛋价格相交去年已翻了一番,“一些色拉卖得更是比肉还贵”;美国劳工统计局称,受肉类、家禽、鱼类和蛋类价格上涨10.5%的推动,9月美国国内消费的所有食品价格上涨了4.5%;在巴西,12个月相应物价指数累计上涨了9.68%……

“如果在半年前,客户的第一句话是能不能再便宜一点,现在客户首先问能不能保证供货。”全球四大粮仓之一的美国嘉吉(Cargill)公司中国区总裁刘军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说。

在他看来,疫情下的供应链瓶颈、需求的暴增,都在助推当前全球食品价格的走高。

农田(新华社图)

农田(新华社图)

疫情干扰供应链

面对当前全球范围内,牛肉价格普涨的现象,刘军认为,全球范围内牛肉供给的紧张态势与疫情同步。“主要还是疫情导致的,疫情下全世界对于蛋白的消费需求突然增长,大家吃肉吃得比以前多。”他说道,“从产业链周期来看,牛养殖的周期最长,鸡可能需要三四十天,猪的话大概半年,所以牛肉本身供应链的跟上和提高面临的障碍更大一点。”

野村证券的最新研报也认为,在需求方面,随着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长,当地消费者正在食用更昂贵的蛋白食品(如肉类、乳制品和海鲜)。这对全球粮食产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均需要3公斤谷物才能生产1公斤肉类。

刘军还强调,还要注意到,不同的大宗商品间还有个比价的问题。他以猪肉为例,在中国由原来的十几元人民/斤一度上涨到后来的40元/斤,因此牛肉就和猪肉有个比价的过程,“牛肉价格就存在追赶的现象”。

嘉吉所在的全球四大粮仓,也是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数万家餐厅的麦当劳、肯德基的主要食材供应商。但今年以来,全球各地的麦当劳、肯德基频繁出现各种食材“断供”的现象。最日本的肯德基也苦于“无薯条可卖”。在美欧,这些快餐店一度出现肉类产品供应短缺,导致汉堡、麦香鸡等一些普遍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出现了“空窗期”。

对此,刘军表示,中国国内的麦当劳、肯德基连锁门店没有出现上述情况,而国外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主要还是与屠宰行业有关。“屠宰场是疫情的高发地区。因为潮湿、阴冷、封闭、密集等因素,国外屠宰厂的工人在这样的空间里作业,感染新冠的概率比较高。再加上国外人手比较紧张,一旦出现疫情工厂需要不定期的防疫、清理,因此对供应链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他说道。

此外,刘军还表示,疫情下,卡车司机短缺也是国外市场中供应链方面遇到的一个问题,“卡车司机的活本身就比较辛苦,疫情可能使得一个司机的活要2~3个同行来完成,而且还存在司机本身的资质问题。”

“在当前海运市场紊乱的情况下,对供应链管理的挑战比较大。”刘军说道,“目前洛杉矶的港口堆了很多空箱,集装箱船来不及等待,就卸完货直接把船开回中国,再购买集装箱把货物运去美国。要看到疫情对供应端的每个环节都有负面影响。”

野村在报告中写道,疫情对于供应链的干扰使得农产品进入市场更加复杂:由于餐馆、酒店等传统大宗采购模式的关闭,农民需要重新调整供应链,以满足目前更加普遍的网上下单送货的零售批发模式,“但这种转换需要时间,而大量新鲜的农产品却等不及,因此不得不被销毁”。

野村:警惕经济危机再现

除了疫情下全球市场的需求强劲外,极端气候导致的粮食歉收,也左右着粮价的走势。最明显的便是小麦。关于小麦价格,联合国粮农组织表示:“由于主要出口国,特别是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的收成减少,全球市场供应趋紧,继续给小麦价格带来上涨压力。”

在北美,由于遭遇严重的干旱,美国及加拿大的小麦纷纷出现减产;最大小麦出口国的俄罗斯也由于干旱而产量下滑;欧洲则因为年中时遭遇的洪涝灾害,法国、德国等小麦产量下降。11月12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小麦的基准合约价一度上涨到九年的高位:826.75美分/蒲式耳。上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小麦的期货价格已经累计上涨27.31%。

上周,俄罗斯还释放出一个搅动市场的信号:将在2022年上半年实行谷物出口配额,并将提高小麦出口税。这意味着小麦出口供应在未来将进一步收紧。

野村在报告中写道,除了疫情对供应链影响的因素外,还需看到能源价格上涨对全球粮食生产成本的影响。“石油的涨幅目前还没有回到历史高位。这一点通常容易被忽视。”研报写道,“在农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粮食生产更加依赖机械、灌溉系统、运输和冷藏,因此粮食价格对能源成本更为敏感。”

研报中的数据显示,粮食生产的最大成本之一化肥,其生产高度依赖原石油化工体系;生产化肥的关键原料氨水价格已从去年的夏天的单价大约为100美元/吨,飙升至当前的1000美元/吨。

至于全球粮价的这波涨幅何时是尽头?刘军对第一财经记者坦言,需要看到的是,大多数大宗商品的价格都在上涨,不同商品的涨幅有快慢,市场仍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消化滞后效应。

野村证券全球宏观研究主管萨巴拉曼(Rob Subbaraman)认为,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食品价格在CPI中的权重高于能源,因此要警惕食品价格成为下一次经济危机的导火索;对于发达经济体,食品价格的上涨加上其他各种影响通胀的冲击,可能会让各大央行陷入困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