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新闻 > 正文

全球航天产业收入已达四千多亿美元 融资规模5年增近15倍

来源:第一财经 时间:2021-11-25 15:36:56

25日7时41分,汉产火箭——快舟一号甲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试验十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快舟一号甲火箭是位于武汉新洲区的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火箭产业园下线的首批火箭之一。

就在卫星成功发射当天,第七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武汉同期举行。第一财经记者从论坛获悉,自2017年10月启动建设以来,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投资已过百亿元。未来5年,将有150多家商业航天产业链企业入驻基地,其中上市公司有望达10家以上。

不只是武汉,年来,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航天产业基础设施达10多个,分布在北京、上海、重庆、西安、成都、南京、长沙、济南等地。全国商业航天融资规模5年增长15倍,已逐渐形成以卫星制造为上游、卫星发射及测控为中游、卫星运营及应用为下游的商业航天产业链。

商业航天成功靠什么?论坛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刘石泉表示,持续构建创新、协同、共享的商业航天发展生态,促进产业合作与国际接轨是我国商业航天成功的关键。

融资规模5年增15倍

2020年,全球航天产业收入已达四千多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占比高达80%,商业航天不仅是发达国家倍受追捧的战略新兴产业,也是社会资本争相追逐的投资前沿领域。

根据美国国家宇航局测算,在载人航天上投入1美元,回报达到9美元,这是汽车、航空等任何一个产业都难以到达的高度——从先进材料到信息通信、光电传感、智能制造、数据处理,如今提升人类社会智能化信息化水的大批先进技术创新都可以追溯到航天科技。

聚焦国内,刘石泉表示,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从白手起家开创“两弹一星”的丰功伟绩,到取得神舟飞天、嫦娥落月、北斗组网、天问探火、空间站建造等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从最初出国承揽发射任务,到整星出口在轨交付,再到如今商业航天企业落地开花,经过40多年在商业航天上的实践,我国商业航天已发展出涵盖设计、建造、发射、运营的完整航天业务体系。

2015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多项政策,加大扶持助力我国商业航天发展,大力推进以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遥感为核心的卫星应用业相关建设,促进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应用等产业规范化发展。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称,去年我国商业卫星发射总数占发射航天器总数量43%,商业火箭发射总次数占全国年度发射总次数49%;全国注册的商业航天企业达313家,比2019年增加119家;商业航天融资规模首次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0%,相比2015年(7亿元)增长15倍;我国已逐渐形成以卫星制造为上游、卫星发射及测控为中游、卫星运营及应用为下游的商业航天产业链。

多地锚定商业航天新机

目前,我国在轨卫星数量超过400颗,其中商业卫星超过100颗,约占在轨卫星总数四分之一,国有卫星与商业卫星共同构成应用卫星系统。

随着“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

我国多个省份和城市相继出台了航天商业化政策措施:武汉市将打造中国航天“第三极”;浙江省将打造创新型航空航天产业群;北京市将进一步优化和稳定“南箭北星”空间布局;依托广州、深圳、珠海、惠州等城市,广东省将打造卫星产业聚集区和产业园区。

武汉市新洲区区委书记赵利洪在论坛上介绍,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是我国在上海、西安之外的第三个国家级航天产业基地。该基地锚定市场潜力巨大的商业航天产业,统筹卫星、火箭、数据云,培育航天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打造“中国航天第三极”,开启中国人自己的星链计划。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董事会秘书侯秀峰进一步介绍,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建设火箭产业园已具备年产20发固体火箭的能力,卫星产业园建成了我国首条具有“柔智能化、数字孪生、云制造”特征的小卫星生产线,具备年产百颗1吨级以下通用卫星能力。

不只是武汉,去年9月,中科空天产业基地在广州南沙破土动工,建成后可实现年产30发运载火箭,为中国商业航天卫星发射、尤其是低轨中大型星座的发射任务提供有力的入轨工具。

今年4月,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基地在大兴区揭牌,将进一步优化和巩固北京市卫星网络领域空间布局,推动卫星网络产业成为北京经济增长的新高地。

今年10月,浙江宁波也公布了临海发射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的相关情况,该项目用地面积约10亩,包括火箭总装测试厂房、临时指挥中心、发射场坪等设施。

技术创新发展离不开集群效应,航天科技作为高度复杂化和规模化的集合,更离不开全产业链的高度协同。

在本次论坛上,中国航天科工提出了未来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展望。面向未来规模化、高效化进出空间、利用空间需求,中国航天科工将坚持以固体发动机为主动力,加快推动中大型固体运载火箭研制应用,形成直径系列化、能力梯度化的固体运载型谱,逐步形成每年执行10次量级的商业航天发射任务。

相关阅读